|
|
 |
联系我们 |
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
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南草厂街1号 邮编:100035
电话:010-66188884
传真:010-66185883
|
|
|
 |
友情链接 |
|
|

孙凤仪
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》指出,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,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、维护市场统一、促进社会公平、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。
1998年我国公共财政目标模式确立以来,财政公共化改革总体进展缓慢,但近年来突然加速。其中奥妙何在?进一步走向如何?《公民社会与公共财政:良政与善治的政治经济学分析》一书从英法典型公共财政发育的经验事实中发现:公民社会是形成公共财政的必要条件和结构性动力,公共财政建设是国家走向良政和善治的最佳抓手,并批判借鉴这一发现解释和评估中国财政公共化改革的进程,捕捉其生长点,促进公共财政建设,进而促进我国走向良政和善治。本书秉持“预算为公共财政立宪,公共财政为新一轮改革立宪”的基本精神,逻辑清晰,说理透彻,为促进公共财政改革和完善国家治理提供了颇具价值的启示和建议,是新政治经济学应用于财政学研究的创新之作。
本书可供经济学和社会学等专业学生、研究人员及相关实务部门参考使用。
作者简介
孙凤仪,1974年生,山东聊城人。现任职于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。毕业于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,经济学博士。曾任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。主要研究方向:经济体制改革、公共经济和地方政府投融资。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、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项目、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重点项目等纵向课题10余项,委托课题30余项,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,部分成果被上报并获领导批示。
(科研处供稿) |
|
|
|